红旗渠精神源于安阳林州,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充分阐发红旗渠精神的信念力、领导力、团结力、执行力、创新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同心圆梦的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拼搏进取的动力,保持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干劲、拼劲和韧劲,众志成城、开足马力,通过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下面河南红色传承教育的老师为大家讲讲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培训课程安排:
1.当一次红旗渠讲解员
红旗渠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成就和发展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学员们可通过担任场馆讲解员的方式,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表达、展现的能力,并通过向其他学员们讲述红旗渠,使红旗渠故事得以流传,使红旗渠精神得到传承。
2.看一场红旗渠电影
在红旗渠纪念馆多功能厅观看《红旗渠》纪录片,让培训学员追随生动鲜活的黑白光影,走进那段难忘岁月,见证一段艰苦卓绝、精神永存、战天斗地的历史。忆苦思甜,比对今夕,获得心灵震撼,激发豪迈情怀。
3.推一把独轮车
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独轮车就成了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正是靠着这种推车精神,林州人前赴后继,推出了一条红旗渠,推出了十万大军出太行,推出了今日林州的美好生活。培训学员可通过推车体验、推车比赛等多种形式,还原当年修渠的情景,领略“后边来的要往前边放”的推车精神。
4.走一次红旗渠
从红旗渠青年洞主人口进入,沿红旗渠渠岸徒步3公里,通过脚步的丈量,推演1500公里红旗渠的蜿蜒与壮阔。人行渠畔,走近历史。沿途还可观赏到太行回声、号角吹响、测量渠线、推独轮车等修渠英雄雕塑,瞻仰老炮眼、团结洞、“劈开太行山”等修渠标志性建筑。
5.抡一回开山锤
1500公里的红旗渠,是用一块又一块的石头砌成的。这一块又一块的石头是修渠民工用开山锤和开石钻,一锤一钎凿成的。抡起开山锤,在“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中,在一抡一顿的弧线里,体验荒石变成料石、绝壁变成长渠的艰难过程,让学员们在创作中获得快乐,在攻坚克难之后获得成就感。
6.抬一次太行石
太行石,重如铁。当年民工就是通过肩挑手抬的原始方式,用这一块块的太行石垒砌成了今天的红旗渠。红旗渠架设在太行山绝壁的山腰,也架设在修渠民工的肩上。让学员们用铁绳抬“太行石”体验当年修渠民工的刚毅和艰辛。
7.吃一次民工餐
六十年代,我们的先辈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修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作为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人,学员们可通过吃一次以大烩菜为特色的民工餐,来感受当年修渠民工的生活,体悟他们用极低能量保障,挑战身体极限的艰辛和豪壮,达到回忆往昔,珍惜今朝的研学目的。
8.开一次红旗渠主题会
展开多种形式的主题会。就参观红旗渠的所见所思所想,让每个学员讲述一段红旗渠的故事或者参观红旗渠后的感悟。通过讲与听的互动,写与记的提炼,让红旗渠培训活动的点点滴滴,通过语言和文字,持续融人到学员们的心灵当中,并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体现。
9.看一场“凌空除险”表演
凌空除险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最为壮观和惊险的情景。在青年洞天河亭,由当年“除险英雄”任羊成亲自指导培训的新一代“除险者”腰系绳索,在悬崖往复飞荡的“凌空除险”表演是红旗渠最为震撼惊险的节目。通过观演,学员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当年修渠者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和勇于创新的非凡勇气。
10.学唱一首红旗渠歌曲
教唱《定叫山河换新装》、《推车歌》等红旗渠经典红歌,通过雄壮激昂的时代旋律荡涤学员心灵,激发爱国情怀,让激情饱满的歌声在血脉中昂扬、流淌,陪伴其走过未来漫长的人生之路。
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培训课程是由河南红色传承教育的老师精心安排设计的,我们会根据参训单位的主题,人数,预算,天数等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课程,培训时长为1-7天不等,通过到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接下来工作中一定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获取更加详细的红旗渠精神培训方案课程联系: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下一篇】: 担当好为党献策的党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