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遵义最鲜明的城市底色和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遵义这片土地上,散落着358处长征遗址遗迹,是名副其实的“红色之城”。从遵义会议会址到苟坝会议会址,从四渡赤水纪念馆到娄山关战斗遗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深深烙印着那段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革命岁月,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无畏精神。这些遗址遗迹,纪念馆都是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员干部培训的生动教材。让我们一起打卡遵义这19个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遵义独有的红色魅力。
1.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 ,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遵义会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总占地面积4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57平方米,展室面积6083平方米。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由遵义会议会址等十一个纪念场馆组成 ,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截至2008年11月28日,该馆馆藏文物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截至2019年5月14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新征集到2000多件革命文物及历史资料,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中,有11件国家一级文物及3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
3.红军山烈士陵园
红军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老城湘江河畔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南麓小龙山。为了纪念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1953年把附近找到的77座红军坟墓集中迁到这里,遵义市在这里修建红军烈士公墓,1954年,将远近闻名的“红军坟”由桑木垭迁到这里来,从此,人们称小龙山为红军山。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阴刻贴金,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红军烈士陵园还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红军坟、红军女卫生员铜像以及纪念红军长征在遵义牺牲的烈士纪念碑等等。
4.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原为遵义天主堂,由经堂和学堂两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895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85平方米。建于清同治5年(公元1867年)。经堂(即干部大会会场)整组建筑,系“罗马式”建筑。它的两侧是一排排圆拱的雕花窗棂,镶着五颜六色的玻璃。其房屋结构为中国式空斗墙包木柱,罗马式伞形顶,面积385.2平方米,高约7米,堂中两侧八根圆木柱,外顶正中竖立一个红十字架,有壁画、雕塑,较壮观。
5.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位于遵义市老城杨柳街中段,与遵义会议会址内的陈列馆隔街相对,原系国民党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公馆。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六团占领遵义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即决定成立遵义警备司令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兼任司令员,军委纵队(由突围转移初期的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合编)政治委员陈云兼任政治委员。遵义警备司令部驻遵义老城杨柳街黔军副师长周吉善的私宅。
6.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杨柳街口,旧址原是国民党黔军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私宅,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坡屋顶、小青瓦、穿斗屋架,具有典型的黔北民居建筑特点,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1931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筹建国家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中华苏维埃银行)于在江西瑞金成立,行长毛泽民。
7.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座落在赤水市城郊杉树坝,于1986年修建,是全国第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修建的陵园,由主体陵园(约21亩),百竹园、香樟古树园三部组成,有大理石碑记绘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经过示意图一幅。在陵园陈列馆内有60幅图片,内容包括四渡赤水战役、领导人题词,红军标语及红军用过的武器弹药、赤水革命老区的历史等。
8.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坐落在赤水河畔的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四渡赤水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运动战典范。四渡赤水纪念馆综合运用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及其战友率领中央红军3万余人四次飞渡赤水河,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画面,诠释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纪念馆占地面积7710m2,属黔北民居式建筑风格,与土城老街、四渡赤水第一渡口连为一体,展厅面积2785m2,展线长906米,有馆藏文物藏品10141件(套)。
9.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0.苟坝会议会址
苟坝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县城50千米,距遵义市56千米,苟坝会议会址是一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传统木结构的瓦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10日—3月12日,中央红军在此召开会议。苟坝会议会址见证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瞬间,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2017年3月,苟坝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10月,苟坝会议会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苟坝会议陈列馆
苟坝会议陈列馆是以苟坝会议会址为依托、以马灯外形为标志的纪念馆,建筑面积 3343 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两层,展陈共分为《从遵义会议到鸭溪会议》、《具有历史意义的苟坝会议》、《苟坝会议到会理会议》、《贵州省党员干部党性体检基地》4 个展厅。馆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雕塑、绘画、场景,以及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生动再现了80多年前红军在遵义苟坝的活动情况。
12.花茂村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后更名为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愁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引擎、以三产融合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把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美美与共的一抹“乡愁”带出了海外、带给了世界。
13.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又名“阳朗新监”,当地群众俗称“猫洞”“猫洞集中营”,当年国民党军统对外公开名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军统内部称为“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及永靖镇雨洒村。息烽集中营是军统在西南地区设立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级别最高的秘密监狱,始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占地面积53333多平方米(80余亩)。
息烽集中营旧址由阳朗坝本部和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组成。 阳朗坝本部(猫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一边是湖泊、礼堂、篮球场等特务们的休闲活动场所,另一边是监牢——监房不称“监”而称“斋”,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加上“特斋”共九个监号。 玄天洞位于息烽县永靖镇雨洒村上坝组,洞口向南,呈半圆形,高约20米,宽54米,进深130余米,洞内面积共约3400平方米。玄天洞内共建有玉皇殿5间,三官殿3间,上殿7间,下殿9间及厢房等,共计大小房廊20余间。息烽集中营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坚持真理、坚定信念、顽强抗争、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用钢铁般的意志维护了革命者的尊严。
14.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北10公里与桐梓县交界处,距遵义市市区约50公里。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现有毛泽东词碑、小尖山红军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摩崖石刻、娄山关古碑等战斗遗址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
15.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
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位于老城西南,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巍峨险峰,可以鸟瞰各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80年,该处遗址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2月18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于28日拂晓再占遵义城。红军与敌激战于红花岗、老鸦山一带,经过一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战斗中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和十团参谋长钟伟剑英勇牺牲。这次战役史称"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16.遵义毛主席旧居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居住在遵义新城古式巷19号内。古式巷又名穆家庙,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北路一巷。毛泽东等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原为黔军旅长(同属川南边防军建制)易少荃(号怀芝)的私人官邸。此房坐南朝北,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其格局与遵义会议会址大体相仿。楼房邻巷有一牌坊,四周高墙围护。它背倚遵义胜迹桃源山,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楼房群中。
17.长岗毛泽东主席旧居
长岗镇位于仁怀市的东南面,距市区37公里。毛泽东旧居位于长岗镇中街西侧的街后,前有小巷直达街心,前后左右均为民居。该住所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坐南向北,四合院青瓦顶,占地面积114平米,由正房、东西厢房组成,上厅面阔三间,通面阔8米,进深8米,东厢房一间,西厢面已被拆除。根据毛泽东时年的警卫员陈昌奉同志后期到现场介绍和有关党史考究,中央军委在这里共收发朱德、林彪、聂荣臻等同志的致电、命令共17份。
18.长岗马店会议会址
长岗马店会议旧址位于长岗镇,前为长岗镇政府,后地名叫大山,左为黄家住宅,右为老堍油房。原为一山而建的前后两栋木建筑房屋,是驿站和居住紧连的场所,后一栋为面阔3间的青瓦顶房屋,前一栋为面阔5间出3厢房的青瓦顶三合院,占地面积2208平方米,后一栋木建筑和前一栋的堂屋及围墙、朝门均被毁坏。现在当年红军长征征战长干山时(今长岗镇)召开会议的石院坝较为完整,三合院除堂屋被拆除外,其余皆完好。
19.长岗红军医院旧址
长岗红军医院旧址位于长岗镇堰塘村堰塘坎村民组,该建筑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三合院,坐东向西,面阔五间,通面阔17米,进深8米,东厢面阔二间,通面阔8米,进深8米,东西厢相同。这处旧址原是农民张洪安、张潘智的住房。木柱木楼两面水瓦顶,下部为木壁木门木格雕花窗,上部是篾条夹壁泥糊石灰粉墙,朴实淡雅。整个院落大小房屋共计18间,正面开房五间,较大的堂屋居中,堂屋大门两边,刻有活泼生动的小石狮一对。南侧有相连转角的瓦屋两间,北侧另造一栋四间木屋的厢房与正房呈丁字相接。
让我们一起走进遵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让学员们、党员干部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秉承遵义会议精神,坚守初心、担负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立足岗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介绍
【下一篇】: 赓续红色法治文脉,更好建设法治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