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孝义兵工厂,全称“军政部兵工署巩县兵工厂”,是民国时期全国四大兵工厂之一,在我国军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军阀混战、袁世凯、蒋介石、张学良等息息相关,原巩县首个党支部—中国巩县兵工厂党支部诞生于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8年3月,派共产党员李占元进入巩县兵工厂。1929年6月成立了巩县兵工厂地下党支部。1930年3月,中国河南省委决定在“孝义兵工厂建立中心支部”,隶属豫西特委。在抗战期间,枪厂的工人为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修枪、造枪,为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生产各式手雷、炮弹,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成为中国抗日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兵工厂占地2700多亩,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总体被设计成动力厂、机器厂、炮弹厂和制枪厂四大部分,并有专线铁路与外面相通。现存建筑有招待所、大铁房、水塔、烟囱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地下防空洞,另有黄璧厂长纪念塔、何汉忱懿行纪念碑等遗物。其中水塔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始建于20世纪初,除供员工日常吃水外,还为锻造兵器时的淬火工艺提供水源。
地下防空洞:于1917年前后至1925年前后近十年时间内在孝义镇巩县兵工厂厂区地下及其周边范围修筑,总长度达十七八公里,规模宏大,内部设施较为完善,车间、办公室,甚至厕所旁边都设有比较隐蔽的出入口与防空洞相连。
让我们一起走进巩县孝义兵工厂,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武器装备,深入了解巩县孝义兵工厂背后的红色故事,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在地下防空洞内,重走防空洞路线,探寻这座国内较早的人防工程,感受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赓续红色法治文脉,更好建设法治河南
【下一篇】: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