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位于信阳市息县县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处,是为纪念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强渡淮河、挺进大别山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而建立的专题纪念馆,是AAA级景点。
历史背景: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刘邓大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向进攻的序幕。同年8月,刘邓大军在息县境内(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强渡淮河,突破国民党军防线,成功进入大别山区,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重要基础。渡淮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关键一战,标志着解放军从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对扭转全国战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主要建筑内容包括: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及其附属设施等。景点总面积75亩,约49950㎡,建筑用地总面积68.2亩,约45500㎡。其中,纪念广场主体建筑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碑,文化广场主体建筑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纪念馆的大厅,是一幅大型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正在抢渡淮河的刘邓大军,以纪念刘邓大军渡过淮河挺进大别山,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描绘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第一部分跃进,主要讲述毛主席的伟大战略决策,当时的战略部署及渡淮前期几大战役的阶段性胜利。描绘刘邓大军在前堵后围的险恶情况下,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杀出一条血路,胜利闯关汝河的故事。
第二部分渡淮,以刘邓大军在息县渡淮前、渡淮中、渡淮后来讲述大军与息县的故事!该场景采用声光电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还原出渡淮时的许多场景,有彭店会议、攻打县城、老街巷还原、竹竿试水、大军渡淮等场景。
第三部分转折讲述了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前期的一些战斗,感兴趣的游客还可以与之互动,详细的了解每场战役。
第四部分和平的背景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为了打破敌军对大别山的“总体战”,刘邓首长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内外线粉碎敌人围攻、坚持大别山的指示,决定组成前、后两个指挥所,分兵作战,实施战略再展开。以及刘邓大军第一纵队第一旅七团、纵队骑兵团及二十旅先后在息县及其周围地区展开作战、剿匪等战斗赢得了息县的和平解放。并渡过淮河,到淮西地区坚持外线斗争,建立淮西根据地。
在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含沧桑的实物展品、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以及生动逼真的多媒体展示,无不诉说着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抢渡淮河的光辉壮举。
让我们一起走进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通过参观,重温红色记忆,感受革命先辈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深切体会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接受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鹤壁比较热门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名单,想去参观的点击收藏
【下一篇】: 参观洛阳警察博物馆,了解洛阳公安的历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