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西麓的阳泉,是山西的革命老区之一。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川,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晋东雄绕”的美称。然而,阳泉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辉的革命历史。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阳泉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光辉足迹,红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阳泉的红色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这片热土上,发生了七亘大捷、百团大战等震惊中外的经典战例,孕育了红24军等革命武装力量。阳泉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从百团大战纪念碑(馆)到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从阳泉红色历史展厅到平定县烈士纪念馆,每一处红色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让我们一起打卡阳泉红色教育基地这条热门线路,重温红色记忆:
线路主题:从抗战烽火到城市崛起,在历史跨越中坚定“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
线路亮点:当百团大战纪念馆的战旗与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的机床相遇,当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的展品与南庄地道的油灯对话,我们能清晰看到理想信念如何从“救亡图存”的呐喊,一步步变为“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在保晋公司纪念馆,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理想与共产党人的城市建设蓝图交相辉映,让“实业兴邦”的信念有了更厚重的历史注脚。
行程安排:百团大战纪念馆(碑)→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阳泉市博物馆→保晋公司纪念馆→狼峪抗战遗址公园→南庄抗战地道景区→辛庄村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位于狮脑山顶峰,是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是阳泉市红色领航战略的地标性文化名片。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位于城区南庄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完整还原阳泉7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整体上形成山西省首家“工业记忆”主题展馆,打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游客营造极具时代感的沉浸式体验。
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位于桥北街保晋巷,阳泉建市初期市委、市政府机关驻地,由牌楼、四合院、主房、厢房、防空洞等建筑组成。陈列室通过图片、档案影印件和历史实物,从阳泉雏形、阳泉解放、阳泉建市、阳泉贡献四方面回顾了“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市走过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阳泉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共有展品1000余件,类别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文书档案、石刻等。一楼展厅为临展区和社教活动区;二楼展厅的基本陈列按专题分为:关山烟云·阳泉古代历史展、百年巨变·阳泉近现代历史展、妙相梵容·阳泉古代佛教造像艺术展、一眼千年·阳泉宋金元生活展、北方砂都·平定砂器专题展5个陈列展区。
保晋公司纪念馆:是纪念保矿运动和保晋公司的专题性纪念馆,修建于原保晋铁厂旧址。纪念馆以版面与展品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阳泉的保矿运动和保晋公司的历史往事。
狼峪抗战遗址公园:位于郊区旧街乡南沟村,狼峪草帽山周边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八路军将领范子侠等在此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李志民等在此指挥作战。为缅怀先烈,南沟村修建了纪念碑、范子侠将军塑像、红色展览馆和廉政教育基地等。
南庄抗战地道景区:位于平定县城北部,有一横三纵抗战地道,全长约4公里,是华北地区保留原貌较为完整的抗战地道,另有平定路北抗战纪念碑、抗战纪念馆等。
辛庄村:位于郊区荫营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素有晋东“小延安”的美誉。这里曾经是平定(路北)抗日政府一区、四区、五区区公所常驻地,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有抗日救亡室遗址、抗战地道遗址、瞭望哨、烈士祠、无名烈士墓、刘鸿达故居等。
从狮脑山的炮火到南沟村的晨曦,从地道里的微光到文化园的灯火,阳泉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红色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流动的精神长河。让我们一起走进阳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历史,了解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