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是一片底色浓厚的红色沃土,也是革命老区大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留下先辈们南征北战的足迹、金戈铁马的故事、彪炳史册的功绩。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周口多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并相继成立了豫东特委和水东地委,组织根据地人民开展抗日救亡、参军参战、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打卡周口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这条经典线路:扶沟吕谭学校旧址——扶沟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西华杜岗会师纪念馆——黄泛区农场场史馆——西华中共豫东特委,感受周口红色魅力。
扶沟吕谭学校旧址:始建于1921年,由两部分组成:吉鸿昌学校和吉鸿昌故居。因吉鸿昌将军一心革命从不置产业,当学校建成之后,校董会于1931年便在学校东墙外,为其修建宅院一处,供吉鸿昌将军回来歇息之用。吉鸿昌学校位于吕潭镇西北角,因系由“大王庙”改建而成,现存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坐北朝南。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有大门、大门东西配房、东西讲堂、中山讲堂;吉鸿昌故居位于学校东侧60米处,为一豫东传统四合院民居形式,坐北朝南,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有倒座、东西警卫室、将军住室。整体建筑布局简约规整,精巧别致、古朴典雅、美观大方、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扶沟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吉鸿昌个人纪念馆。馆区由纪念馆主馆、吉鸿昌铜像广场、国防教育园、鸿昌广场和廉政文化园五部分组成。纪念馆四个展厅内容丰富、布展合理,通过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融入声、光、电、影等现代科技,辅以雕塑、模型、绘画、影视、场景复原等配景,生动再现了吉鸿昌将军的英勇事迹。
西华杜岗会师纪念馆:杜岗会师是新四军军史,华中抗战史以及河南党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点燃了豫皖苏边区的抗日烽火。纪念馆由纪念碑、两座展馆、一座党史馆、一座容纳128位学员的宿舍楼、四所容纳32位学员的民宿小院组成,是豫东地区重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泛区农场场史馆:通过展厅和实物展示了解黄泛区农场的建场历史,了解黄泛区农场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历经沧桑、艰难创业及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场史馆共有九个展厅,依次为:序厅、艰难创业厅、日新月异厅、农场情怀厅、和谐农场厅、农场产业厅、示范引领厅、荣誉厅和未来展望厅。既有大量实物展品,如垦荒队员的笔记本、奖状、书籍、不同时期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也有许多音像资料。展厅前后排房的甬道上,竖立着一块块黄泛区大事牌,时刻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开拓未来。
西华中共豫东特委:由豫东特委纪念塔、普理学校、胡晓初烈士墓组成,是1936年10月在西华县艾岗乡陵头岗村建立起来的,活动范围包括西华、周口、淮阳、沈丘、项城、商水、鹿邑、太康、睢县、宁陵、扶沟、许昌、鄢陵、郾城等县市。
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口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参观扶沟吕谭学校旧址和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感受吉鸿昌将军的爱国与风骨;参观西华杜岗会师纪念馆,沉浸式体验杜岗会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参观黄泛区农场场史馆,感受一代代农垦人的拼搏与奋斗;参观西华中共豫东特委,感受胡晓初烈士的爱国与担当,接受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锤炼,将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为践行“两高四着力”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下一篇】: 参观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学习移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