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月17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培训问答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25-07-21

在线报名

巩义康店镇张岭村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

2025-07-21浏览量:600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

  

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张岭村。该情报联络站自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见证了国统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坚强斗争,是巩义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历史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区域,情报工作对于我党的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至关重要。八路军太行军分区为了更好地获取河南洛阳陇海铁路沿线日军和国民党调动、防务以及敌占区社情动向等重要情报,决定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的巩义市康店镇张岭村设立交通站。

张岭交通站为什么设在张荫南家?据康店镇工作人员介绍,张荫南早年赴武汉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毅然送儿子张克刚(柯岗)、女儿熙如和外孙马载尧到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还卖掉自家土地,把钱捐献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支持部队抗日。

巩义康店镇张岭村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jpg

“我们的地方党组织和群众,交通员,我们的八路军指战员和我们的交通站的同志们历经千辛万苦,流血流汗,光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正是他们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成了‘钢铁走廊’,并用汗水、鲜血、生命捍卫了这条走廊,使之通向抗日战争的胜利。”自此张荫南一家世代传承红色基因至今,在巩义大地成为争相传诵的一段佳话。

张荫南的长子柯岗成为著名的军旅作家。柯岗,原名张晏如,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系,1939年又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部干部、情报站长,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编委,新华社野战军记者,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支社社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化处副处长,西南作家协会理事,国务院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张荫南的女儿张熙如曾担任宁夏高级法院院长;外孙马载尧曾担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务长,是我国的开国大校。张老家族的后代马晓天及马晓天儿子积极投身于我国空军事业。

让我们一起走进巩义康店镇张岭村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通过聆听爱国志士张荫南及其子女投身革命、变卖家产支持抗日的感人事迹,深入了解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建立地下情报交通站的英勇壮举。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深刻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接受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的洗礼。想去参观的请咨询: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下一篇】: 安阳必打卡的红色教育基地名单,点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