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月17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培训问答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25-07-23

在线报名

追寻红色足迹,可选巩义这11个红色教育基地

2025-07-23浏览量:943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

  

在巩义这片热土上,有着太多的红色故事和红色印记。这里的每一座沉默的革命旧址,每一幅褪色的珍贵照片,每一件斑驳的陈旧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巩义大地上那段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追寻红色足迹,可选巩义这11个红色教育基地:

1.巩义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就坐落于革命老区---巩义市新中镇张祜庄园内,纪念馆以巩义三大庄园之一的张祜庄园1、2号院为馆舍,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有展室50余间。其中窑洞20余孔、楼房20余间,展览面约15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张祜庄园曾是豫西八路军一支队司令部和豫西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

馆内共布展历史照片近500张、文物200多件,原景再现展室2个。纪念馆通过大量照片、文物、绘画和文字,揭露了侵华日军轰炸、焚烧、抢掠、屠杀、残害妇孺、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滔天罪行,再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恢弘历史画卷。

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是河南省唯一的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战争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是河南省及郑州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社科联授予“郑州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郑州团市委授予“郑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2.竹林博物馆

竹林博物馆位于巩义市竹林镇北山公园,竹林博物馆2013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竹林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包括“峥嵘岁月”“出彩今朝”“锦绣前程”3个展厅和1个现代化报告厅等,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模型、声光电技术等相结合,全景再现了党领导竹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富起来的过程,生动展示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基层的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可以直观的见证竹林取得的发展成就,以及竹林“三评”经验和“十项八好”评比活动给竹林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巩义康百万庄园.jpg

3.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旅游景区,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 这座庄园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共计400余年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 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之一。 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康百万庄园地处离巩义市城2公里处,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1963年六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红船记忆”党建教育基地

位于青龙山腹地,巩义市涉村镇,是石居部落二期工程。依托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巩县抗日民主政府、豫西抗日野战医院等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的一处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5.长寿山(重走抗日英雄路)

6.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景区主体建筑均为唐代风格,以不质结格为主体,以红色为基调,配以灰色顶瓦,整体样式庄重大方,色调简洁明快,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主要景点有杜甫纪念馆、杜甫陵园、杜甫墓和杜公祠等。

7.孝义兵工厂

孝义兵工厂是河南唯一的、也是最早引进外资兴建的大型,它的建成在当时的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是我国近现代军工生产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孝义兵工厂是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孝义兵工厂旧址对研究我国军事发展史、兵器制造史、地方工业发展史,以及控诉日寇侵略的罪行向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同时它也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孝义兵工厂.jpg

8.巩义海上桥村

海上桥村位于巩义市大峪沟镇西北部,紧邻中原西路和310国道,距巩义市区3公里。海上桥村文化底蕴深厚,因古时村中一眼翻花泉,终年不涸,人称“海眼”,人们搭桥过往,而得名“海上桥”。海上桥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传统民居,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通过艺术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将文化做亮,让美丽乡村有魂、有型、有活力,打造富有艺术特色的美丽乡村新样本。

海上桥村坐落于青狮山西南侧,背山面屏,自然环境优越。作为豫西窑院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海上桥村拥有清中晚期的古院落42处,其中列入省级文保点位22处,该村因而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古院落坐北朝南,大多数为一进式和二进式四合院,院内配以厢房、倒座及门楼,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当地根据古建筑艺术特点,依照“修旧如旧、活化赋能”的原则,保护修缮了20个传统院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民居群。同时,充分挖掘碑刻、石雕、砖雕等建筑艺术,并将唐三彩、巩县白瓷等非遗文化引入美丽乡村,丰富文化内涵。

9.常香玉红色教育基地

常香玉红色教育基地由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香玉故居、香玉剧社、红星广场、飞机广场等十个版块组成,是集爱国教育、党史学习、文化演艺、豫剧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

10.豫西抗日先遣司令部旧址

皮定钧从太行山率部挺进豫西时候,成立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驻巩县境内,在巩义市上庄村设司令部,是当时豫西地区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丁、李、田三家祠堂,主体建筑坐北向南,面阔三间。丁家祠堂居中,是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和副司令员方升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等人的办公室;李家祠堂居东,为皮定均的住室和作战指挥部;田家祠堂居西,为徐子荣、方升普和郭林祥的住室。

11.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旧址

在康店镇张岭村,有一座“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张岭交通站”,曾是我党在豫西地区的重要隐蔽情报机构。交通站主人张荫南以“清宁和”堂号行医治疾做掩护,为抗日根据地提供情报,传递信息。他还多次变卖家产,为交通员提供活动经费,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根据地,被誉为“红色革命老人”,交通站也被批准为“巩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我们一起走进巩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学员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昂扬的斗志投身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分领域调研座谈会召开

【下一篇】: 筑牢纪律堤坝,激励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