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企三新”党的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两企三新”党建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其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具体而言,需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力抓“两企三新”党建工作覆盖,抢占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前沿
着力提质扩面。对已建立党组织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实时动态工作台账。指导新建党组织增强内生动力,合理确定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数量,有效开展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加强商务楼宇、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努力实现“两企三新”党的组织高质量覆盖和工作全覆盖。
加强阵地建设。抓好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利用,新建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提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功能,增设“五室”,即党建工作室、群团组织工作室、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室、流动党员服务室、党组织组建孵化室。加强党支部建设,推动“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标准活动阵地建设,将“三会一课”等活动做好记载,用《党支部工作手册》作好记载,以图片资料形式,按照统一标准分类建档,确保党建档案资料齐全。
建立规范联系点。“两企三新”工委将直接联系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委成员单位联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要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一次座谈会、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讲一次党课、参加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慰问一次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二、加强“两企三新”党组织“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统领功能
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采取组织选派、内部培育、社会招聘等多种形式,把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党组织书记一般从“两企三新”组织内部产生,“两企三新”负责人是党员的,要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书记;“两企三新”负责人非党员的,注意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推荐人选,并落实“两企三新”书记党建工作补贴。
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选派力度,积极从机关在职干部、退二线和退休的党员干部及复转军人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作用。建立党建指导员教育培训、定期报告、年度工作述职等制度。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实行专项党员发展计划,将“两企三新”党员发展计划单列,加大倾斜力度。注重在没有党员或只有个别党员的“两企三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同时要将符合条件的“两企”管理人员和“三新”组织负责人发展成为党员。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员素质提升班,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工作,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从而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管理人才,使党员成为“两企三新”的中坚力量。
三、抓好“四项机制”,激发“两企三新”党组织活力
建立“双联”帮建机制。县直机关党组织直接联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帮建队伍、帮建阵地、帮助解决发展难题,结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实际,开展“党日共建”活动,推进“三会一课”等制度规范化、常态化;县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直接联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主动听取意见建议,了解经营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
建立党员管理服务机制。深入开展“三亮三带头”(亮身份、亮承诺、亮岗位,带头奉献才智、带头奉献力量、带头奉献爱心)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公开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创建活动,引导党员为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
建立激励关爱机制。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两企三新”党组织要在元旦、春节、“七一”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营造党组织关爱和服务党员的良好氛围。注重推荐优秀“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以及劳动模范等各类先进人物人选。
探索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机制。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积极适应“两企三新”特点,探索“小型、业余、分散”等活动方式,促进“两企三新”党组织、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党群活动一体化。组织开展“七一”红歌赛、“五一”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来源:邯郸日报
【上一篇】: 走进中共陕州地委旧址,重温革命历史
【下一篇】: 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