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月07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66-3809-9843 网站地图

培训问答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25-11-06

在线报名

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激活文化基因,走好乡村振兴特色路

2025-11-06浏览量:987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

  

在新乡市西郊,一处承载着千年文脉、涌动着艺术活力的村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绽放在中原大地上——它便是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作为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捷,2100亩耕地孕育着生机,737户、3216名村民在此安居乐业。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这座被文化滋养的艺术村落,褪去旧岁尘埃,以文脉为根、以艺术为翼、以党建为魂,在高质量发展的长卷上晕染出别样光彩。

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到省级“五星”党支部,从“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到“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一块块沉甸甸的荣誉牌匾,是大召营村发展的勋章,更是它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见证。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两高四着力”的指引,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大召营村以党建为笔、文化为墨、生态为基,正书写着一曲“激活乡土文脉,共建和美乡村”的时代赞歌。

党建领航:筑牢根基,激活治理新动能

乡村振兴,党建为魂。大召营村的蝶变,离不开坚强的党组织作为“主心骨”。村两委积极践行河南省委“五基四化”战略部署,以“强基固本、赋能增效”为目标,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

选优配强“领头雁”,让治理有了“主心骨”。村两委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精心选拔政治素质硬、干事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带头人”,明确职责边界,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书记领航、两委协同、党员带头”的工作格局。姜磊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锚定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为村庄发展擘画蓝图、凝聚力量。

建强队伍“生力军”,让治理有了“硬支撑”。大召营村着力打造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整合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志愿者等力量,构建“党建+多元化主体”的治理体系。176名党员主动下沉至5大网格,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让群众的需求在家门口得到回应。

完善机制“硬保障”,让治理有了“好章法”。村两委严格执行周一例会、月末例会制度,定期梳理工作、研判问题、部署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搭建“雪亮工程”与智慧治理平台,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让平安守护无死角,让民心沟通零距离。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大召营村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

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jpg

文脉焕新:以文化为魂,打造文旅融合矩阵

大召营村的魅力,不仅在于整洁的村容、宜居的环境,更在于流淌在肌理中的文化血脉。村庄深植人文厚土,以“激活文脉、传承创新”为理念,倾心打造“一街两馆三园四中心”文化矩阵,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让厚重的文化“亮”起来。

两馆寄情:触摸历史与艺术的温度

郭仲隗纪念馆与王金岭美术馆,是大召营村文脉传承的“双核心”,一者承载家国情怀,一者传递艺术之美,共同勾勒出村庄的精神图谱。

走进郭仲隗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泛黄的史料、珍贵的实物、生动的场景复原,静静诉说着这位“民国海瑞”的传奇一生。作为同盟会会员,郭仲隗以一身傲骨、满腔赤诚,在乱世中坚守正义、为民请命,其爱国情怀与刚正风骨,早已融入村庄的精神血脉。如今,这里成为缅怀先辈、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到精神的洗礼与信仰的力量。

毗邻的王金岭美术馆,则是一片艺术的殿堂。作为长安画派的杰出代表,王金岭的笔墨间流淌着北方山水的雄浑与文人画的雅致,笔下的花鸟虫鱼、草木山石,皆带着乡土的温度与自然的意趣。馆内,一幅幅画作悬挂于墙,水墨意境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让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与乡土共生的生活美学。这里不仅是展示艺术的窗口,更是艺术交流的平台,笔墨丹青间,传递着艺术与乡村的不解之缘。

一街三园:烟火与诗意的交融共生

南濠圃商业文化街,是大召营村最具烟火气的“文化客厅”。这里不仅是村民日常起居的生活街巷,更是文化展示、产业孵化的活力空间。每年举办的葫芦文化艺术节,让这条街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打卡胜地”:形态各异的葫芦挂满街巷,烙画、彩绘、雕刻等非遗技艺在此绽放,游客们或驻足观赏,或亲手体验,葫芦的“福禄”寓意与乡村的热闹氛围交织,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沿街的村史馆、红旗渠精神版画馆、馨香书坊与各类非遗工坊,让文化与生活无缝衔接,让每一步行走都能邂逅惊喜。

“三园”则是大召营村的“生态后花园”,将田园风光与休闲体验完美融合。葫芦大观园里,藤蔓缠绕,绿意盎然,既为葫芦文化提供了产业基础,也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无花果采摘园里,饱满的果实散发着清甜,亲子家庭、好友结伴采摘,感受田园劳作的乐趣;荷塘园里,荷叶田田,荷花映日,秋日残荷听雨,夏日清风送爽,成为村民与游客休憩赏景的诗意空间。在这里,烟火气与诗意交融,让乡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大召营村.jpg

四中心赋能:创作与研学的活力高地

“四中心”的打造,让大召营村从“文化展示地”升级为“创作研学地”,为文旅融合注入可持续活力。金岭画家部落创作中心,凭借浓厚的艺术氛围与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16位省内外知名书画家入驻,他们以乡村为画布,以自然为灵感,成为扎根乡土的“新村民”;即将到来的50余位艺术人才,正带着创意奔赴这场乡野之约,让艺术创作成为村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习雅中心集非遗传承与艺术交流于一体,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综合培训中心与领畅研学中心,则成为校地合作的“桥梁”——河南大学的青春笔触、西安美术学院的斑斓色彩,22所高校的校徽在这里重叠。每年20余场艺术展览在此举办,学生们走进乡村研学实践,艺术家们在此交流碰撞,让田埂间飘起墨香,让乡村成为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沃土。

未来可期:文化赋能,书写振兴新答卷

从党建引领下的精细治理,到文脉激活后的文旅融合,大召营村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历史与当下、艺术与乡土、产业与民生,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在这里,党组织的凝聚力转化为发展的推动力,厚重的文脉转化为产业的竞争力,优美的生态转化为民生的幸福感。

站在新的起点,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底色,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更多艺术人才扎根乡土,让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相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召营村必将在中原大地上勾勒出更加鲜活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奋力书写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答卷,让乡土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联系方式: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红旗渠水长流淌,精神薪火映太行

【下一篇】: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