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邻里和睦,乡风和谐。十几年间,东大阳堤村从一个穷、乱、散的落后村“蝶变”成为一个产业提级、生态提标、治理提能、乡风提升、党建提质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步一景,处处欣欣向荣。
基层组织堡垒强。东大阳堤村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三会一课”、数字平台、小院课堂、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通过支部成员领学、党员共同研讨,提高党员理论素养,提升党员学习的热度;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挂“党员之家”牌子增荣誉,清楚“我是谁,为了谁”,增强党性修养;全村上下一心,形成以党支部为坚强堡垒、全体党员人人争先、村民踊跃参与的创建热潮,由党支部“独舞”转为党员、村民“共舞”,提升党支部的引领能力。
产业发展势头强。东大阳堤村坚持谋划多项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入。重新整合废旧闲置厂房及坑地、荒地资源,与标准厂房招租的5家企业、县级规划引进的8家企业以及周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促进90%村民就近就业;建立以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导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林木培育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运输专业联合体,铺平村民致富路。

乡村治理效能强。东大阳堤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四治”融合,探索实践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法,推行群策群力的民主决策机制,在民主协商基础上,通过深化“四议两公开”,严守“小微权力”运作流程,探索出“1+5”工作法。搭建“小社区 大综治”综合治理体制平台,以“3+N”网格管理模式为抓手,构建“网格+网络”的“双网”综合治理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治理畅通,面对群众不同的矛盾和诉求,发挥村内民事调解员、村干部、包村民警各自优势,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建立“数字东大阳”乡村治理平台,设立高空抛物监测、电梯阻车系统,实现环保监控、安全防控、物业管理数字化。走出一条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网格实战化、实体化、实效化兜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乡风文明活力强。秉承“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工作理念,东大阳堤村开展“月月有文化”主题活动,逐步组建大鼓队、腰鼓队、广场舞队、合唱团等9支200余人的文艺队伍,每年开展主题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篮球赛、广场舞比赛、农民春节联欢会、孝道文化活动等,以积极务实、淳朴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同时,东大阳堤村党支部重点抓老年人福利工作,在全体村民福利基础上,60岁以上老人还享有专项福利。

生态宜居建设强。东大阳堤村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成垃圾分拣站并投入运营,在全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红分管理办法,目前群众参与率达100%。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七通两入地”全部实现,即道路通、污水通、雨水通、自来水通、燃气通、暖气通、监控通,强电和弱电全部入地,全面净化村内空间。公共场所亮化全覆盖,建成“数字乡村”项目、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完成卫生所、幼儿园、红白事理事大厅、智能车棚等公共设施建设。启动“道路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将水灾破坏的水泥路面重建为柏油路面,对全村道路两旁绿化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小公园”、“小景观”、“小游园”,使道路两旁景观更具观赏性。
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无邪教示范社区、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河南省疫情防控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河南最美乡村、省级文明村、河南省文化建设单位、河南省卫生居民小区、河南省旅游特色村、新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乡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新乡市孝文化示范村等诸多殊荣 ,成为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
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通过参观,学习大阳堤村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
【上一篇】: 新乡大召镇大召营村:激活文化基因,走好乡村振兴特色路
【下一篇】: 没有了